夢想高飛-想

Posted by in Patients 同路人分享, Soul 心靈復康

喜樂,原來不是現在服的良藥?!是多麼在地的當頭棒喝。當面對癌症的時候,身邊人嘮嘮叨叨的「沒事的」「不用怕」,我們有否想過原來患者需要的,是默默的陪伴同行?在《想》的這個篇章,高飛帶領我們打開患者的心扉,一窺什麼是患者最需要的⋯⋯

《想.一》喜樂,不是現在服的良藥!

作為乳癌病人,親朋的耐心聆聽比一些鼓勵樂觀面對病情的說話,更為實用。

二零一四年二月,我確診患上早期乳癌。我從沒想過自己會患上這種病!「為甚麼是我?」這問題不住地在心內盤旋。幸好當時及早發現,醫生說只要動手術切除腫瘤,復發率應該很低。所以,在手術後,我便以為事情已畫上句號。

可惜,一年不到,醫生便宣布我的乳癌復發,檢查報告更發現腋下有兩個生長迅速的腫瘤,要盡快做手術。醫生更著我有心理準備,如果癌細胞已擴散,我可能只多活數月。瞬間,我的心情直墜谷底。那段日子,我時常感到憤怒,不斷問:「為甚麼會復發?不是說復發的機會很低嗎?為甚麼?」

夢想高飛

圖片來源:互聯網

我更開始怪責自己,當初為甚麼要受周遭人所強調的「副作用」所影響,害怕做主流治療,選擇以中醫及服用營養產品作鞏固性治療?為什麼當時我沒考慮中醫及營養產品的成效?我亦怪責中醫,為什麼他在把脈時仍肯定地對我說沒有乳癌復發?為什麼他總是強調主流治療的「副作用」?連照超聲波也說有幅射而使我因恐懼而避得就避?我亦埋怨自己篤信身邊人所推介一些營養補充品的療效,無論如何,倘若錯過了黃金治療的時間,就真的十分不值得了!

感謝我的親朋引用聖經中的名句『喜樂的心,乃是良藥』來安慰及鼓勵我,但倘若他們用其他方法去令患病的我能開心起來,總比講這金句更實際。雖然我了解他們都是出於好意,但當時莫說是喜樂,我連心靈也不能平靜下來。我時常表現出很憤怒,但其實我只是用憤怒去掩飾內心深處的驚恐。

親朋和我講甚麼真理名言,坦白說我一句也聽不入耳。我那時的需要很簡單,就是聆聽和支持我,甚至是默默的陪伴同行,而不是什麼「真理」!

希望我的分享可令您體會到乳癌病人情緒上的需要。我建議親朋嘗試先理解病者的情緒和反應,聆聽病者心聲,尊重他們的選擇,讓他們宣洩,總比說教來得更有意義。

 

《想.二》主流治療與偏方的迷思

在癌協、乳癌基金會認識及身邊曾患癌症的朋友,對於是否採用主流治療,都有著同一個迷思。

我發現和其他同路人一樣,確診後,身邊的親朋都不斷提供各種的治療建議。大多數人都會強調主流治療如化療及電療的副作用,對身體造成很大創傷等,但卻不會提及其成效。

另一方面,很多人會推薦其他養身方法及不同的營養保健產品(我統稱為「偏方」)的療效,並以零星的成功例子力證偏方的成效,然後強力向病人推銷。此等手法實在有很大謬誤,因為他們都只「以偏概全」,也沒有深究並告知這些偏方的限制,反而製造出讓病者誤以為是「靈丹妙藥」的錯覺。

夢想高飛

圖片來源:yahoo.com.hk

同樣,亦有很多人喜歡以「專業」的口吻向病者推介療法,我認為這是很危險的做法。各人病情不一,要知道那「專業推介」療法萬一不適合病人時,可能會延誤了醫治,令病人錯失治療黃金時間,這對病者絕對是一個噩耗。生命無「take two」,除非你是醫生,否則,懇請不要為別人的生命作如此關鍵性的建議與抉擇。

其實,每件事包括治療方法,都應有多面睇。我的領悟是向朋友力推介不同療法前,都應多了解其醫學實證。此外,除提供單一意見外,會否考慮給朋友多項建議或和朋友一起持平地分析各療法的利弊呢?

就如年過90歲的前美國總統卡特,也是使用化療及最新醫學免疫療法,令本來已擴散至腦部的4個腫瘤消失,誰說長者就不適合作主流治療呢?

 

《想. 三》誰在接受治療?

在確診時,我猶如站在人生交叉點。

夢想高飛

圖片來源:互聯網

身邊的親朋為我搜集了不同的復康治療建議。頃刻,我因資訊爆炸而感到無所適從,十分辛苦,也因著別人的「硬銷」感到莫大的壓迫感。不知其他病人會否與我一樣,希望身邊親朋給自己一些空間,讓自己「停一停、諗一諗」,再作選擇呢?

無論是主流治療或偏方,最終也是病人親自承受結果。每個病者及其病情都是獨特的,治療結果包括對肉體及心靈的影響,所以要平衡這兩方面的需要,千萬別走向兩個極端。所以無論身邊的親朋有多關心病人,亦應該尊重他們個人的選擇及決定。

同時,我想鼓勵病人千萬不要退縮,要親掌治療選擇權,因為只有自己才最清楚自身的需要,自己才是為生命負全責的那一位。多聽不同專家的意見,了解不同治療的利弊,從而再獨立思考,選擇一個適合及令自己安心的治療方案。仔細想清楚,才決定將生命和身體交去哪一方。

 

《想.四》強心針

我希望藉我的分享,告訴醫護人員,即使是一些你以為是微不足道的事或說話,其實對病人來說,已經很重要及窩心的。

在面對會否選擇“化療”的時候,見到許多“網上傳聞”,有傳說醫生自己患癌也不會選擇做化療。正為此感猶豫,感恩有一對醫生夫婦朋友伴我同行,太太十多年前患乳癌,與我病情差不多,當時也立即做了手術,化療及電療。由於她是位在舒緩治療專科很資深的醫生,治療不少癌病末期病人,在她專業加自身經驗的分享後,破除了我的“迷思”,信得過她所選擇的治療方法,也深明十多年後的今天醫學比前更先進,藉著藥物治癒的機會更大更有信心。

與我同行的還有一位恩師,他和師母陪伴我和丈夫走過了人生中兩段困境,包括我小產及初次患有乳癌。他們的及時同行猶如為我和丈夫遞上一杯暖水,令我倆有勇氣面對難關。

乳癌復發後,我需要進行腋下切除淋巴腫瘤手術。正要做手術的那個早上,突然收到恩師離世的消息!消息來得太突然,令我難過。往後的日子,沒有了恩師的同行,我可走過乳癌康復的路嗎?我頓時好像失去了一個心靈依靠。

醫護人員推我進手術室,把我泊在一個等候區,待醫生作最後準備。我覺得那段等候的時間是十分漫長,躺在手術床上的我,可謂百感交集。

未來得及消化恩師離世的消息,又要為自己將進行的手術忐忑,正想得入神,我的主診醫生過來用手拍了我膊頭一下,用很溫柔但堅定的語氣鼓勵我說﹕「不用擔心,這只是一個小手術,將會很快完成。」

夢想高飛

圖片來源:互聯網

那一刻,我彷彿被注射了一支強心針。之前那些負面思想及不安,好像一下子都消失了。醫生簡單的一句說話在其他人眼中可能微不足道,但對躺在手術床上的我卻是一顆很大的定心丸。

 

《想.五》人際張力

在康復路上,親朋的支持很重要,令我有勇氣度過漫長及艱難的復康歲月。

除了自己需要時間消化患病的事實外,身邊人也需要時間接受這個噩耗。

像我媽媽,她對癌病一直很忌諱。據她的憶述,由於當年醫學條件不佳,我的外公也是患上癌症,接受電療後就像活死屍整天躺在床上。

為了安撫她的不安,我決定做足準備功夫,其中一件事,就是先剃光頭避免脫髮散落地上,再配上假髮,使她不覺我的「突變」,務求減低她對我接受治療的恐懼。

當年的情景她仍歷歷在目,所以她一方面想我回家中養病,但另一方面她卻很焦慮,所以促使她經常喋喋不休地勸阻我進行化療電療。

朋友的反應也很極端。有些朋友很擔心,所以頻頻打電話問候;有些卻不知如何安慰我,也聽過怕我會因提起病情而感到難過,索性避開我,又或在傾談時刻意避開乳癌。

其實朋友的反應,也代表著他們的價值觀,他們問候,代表他們自己也渴求別人如此對待自己,而把他們期望的對待放在我身上;他們有些避而不談,也因他們本身亦期望別人如此對待他們。

很真實的,患病的人,不一定喜歡“被關懷”,有些寧願別人待他如常,但有些卻很需要別人的關注,各人性格相異,唯有“因人施愛”,用他們接受的方式去關愛他。無論如何,我也衷心感謝一路願意與我同行的親朋,患難反而更能見真情,你們的心意,病者必定收到。

病人很希望得到家人親朋的支持。可是,病人也不可不斷索求親朋的注意力。要知道,親朋也有自己的工作負擔以及心靈需要,不能無時無刻照顧你,病人也需體諒家人,如此才能彼此扶持,同行人生路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喜樂,原來不是現在服的良藥!是多麼在地的當頭棒喝。

每當我向病人宣佈壞消息時,身邊的家人很多時好自然的安慰病人「沒事的」、「不用怕」。逆地而處,醫生宣佈自己患癌,哪會不怕?只可能有一個反應,亦是唯一的反應,就是怕得要死,為何偏偏選中我??

患者需要的不是鋪天蓋地的治療資訊,不是嘮嘮叨叨的安慰説話。患者需要的,只是一張紙巾、一個可依靠的膊頭、一片刻的寧靜和一個可以盡情嚎哭的環境。

作為身邊的支持者,我們不仿反覆細閲高飛的內心自白,只有深入患者的內心深處,我們才能真正鼓勵深愛的家人,助她重新振作。

下回預告

在與乳癌抗戰的跑道上,一個過來人的實戰分享,著實幫到在賽道上跌倒的同路人。在下一個篇章《夢想高飛-高》,高飛會與我們分享她的抗癌經驗,你總會發現一些自己未曾注意的實用小貼士⋯⋯

封面圖片來源:互聯網
《夢想高飛》文字版權為高非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