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癌警號二:血色分秘要小心

Posted by in Symptoms 病徵, 媒體報道

上回提及乳癌第一大警號為乳房硬塊,與此同時,我們亦要小心其他相關的乳癌病徵。這次跟大家分享一下另一常見病徴-乳頭分泌物。究竟哪些分泌物令人擔心?哪一些不用太驚慌?有甚麼檢查要做?又如何去處理?

你可能唔知嘅乳癌五大病徵|改變一生的九分鐘|馬國權醫生

乳頭分泌物特性一:顏色

第一樣東西我們要留意的是分泌物的顔色:

1)白色:多為奶汁,如果是孕婦或剛生育小朋友,那最正常不過,因為乳房的天職為分泌奶汁以供給嬰兒營養。但如果不是孕婦或剛生育小朋友,那為何會分泌奶汁?原來另一原因是腦下垂體(pituitary gland)可能有瘤,分泌過多的催乳激素(prolactin),導致乳房在不合常理的情況下分泌奶汁。

2)透明/淺黃色:多為生理性的分泌,主要跟進方向是由臨床檢查及乳房造影(X光及超聲波)著手,看看有沒有可疑的地方要作進一步檢查。

3)血紅色:這次要小心,雖然源頭可以是一些良性腫瘤(如乳腺管乳頭狀瘤),但也可以是癌症病變(如原位癌),要檢查清楚。

乳頭分泌物特性二:單管vs多管

第二樣東西我們要留意的是分泌物來自多少個出口。原來乳房就像一棵樹,由多個乳葉(就像樹葉)及乳腺管(就像樹幹)組成。乳汁由乳葉分泌,經乳腺管流向乳頭,由乳頭的小孔(出口)流出。明白以上正常機制後,我們可以留意以下特性:

1)單管:由統計數據顯示,單一源頭的病變較多源頭的普遍,所以如果細心留意乳頭的小孔,乳頭分泌物源自單一出口的話,我們便要加倍留意,可能是單一源頭病變的徵兆。

2)多管:相反,生理性的分泌多為區域性的,即多個乳腺葉同時受影響,細心留意不難發現乳頭上多個小孔也有分泌物。不過要留意,不要誤以為多管絕對等如良性,因為偶爾原位癌也可以是多發性的,只是比率不及單發性(即單管)吧了。

乳頭分泌物特性二:單邊vs雙邊

跟上面單管vs多管背後的原因相類似,病變以單邊為多,生理性的以雙邊為多。綜合以上三點可以看出,單邊單管血色分泌要小心,雙邊多管透明/白色分泌可以不用太擔心。

如何檢查?
原來跟其他乳房病徵一樣,經過醫生臨床檢查後,下一步要做的便是乳房X光造影及超聲波,看一看乳房有沒有病變引致分泌物。以下還有一些常見的檢查項目及其優劣:

1)分泌物細胞測試(cytology):傳統醫生會採樣一些分泌物,用顯微鏡看看有沒有癌細胞。不過此檢查有其局限,即使它發現癌細胞,也不能確定其源頭位置。在全乳切除盛行的年代,也許沒什麼大問題,大不了全乳切除便行了。但在現今追求保留乳房的年代,源頭位置對於計劃手術極其重要,細胞測試的角色已經變得非常模糊。

2)乳腺管圖(ductogram):如果乳房X光造影及超聲波沒有發現異樣,下一步的選擇便是乳腺管圖。醫生會在分泌物的出口插上一支幼如針的小管,之後注入顯影劑,再拍上X光。目的是看看有沒有一些微小至一二毫米的變病在目標乳腺管內。此檢查前提要求長期有分泌物才行,如果是間竭性分泌的話,檢查時沒有分泌,醫生便無從下手,不知該檢查哪一個小孔才對。

3)磁力共振(MRI):如果醫生極其擔心乳房出問題,但乳房造影正常,又不是長期有分泌的話,可能要靠超級靈敏的磁力共振,看看有沒有可疑的地方。針沒有兩頭利,因為太過靈敏的關係,往往很容易誤鳴,虛驚一場。

4)乳腺管鏡(ductoscopy):近年因科技設備的進步,有醫生開始研究用微型內窺鏡看看乳腺管的內部。暫時也是流於研究層面居多,因為乳腺管內部如迷宮,即使找到病變源頭,往往也難於定位。再加上微型窺鏡是直鏡,不能轉彎的,離乳頭遠一些的地方已經達不到。以上種種技術細節仍有待解決,它才能在實際應用上派上用場。

如何處理?

處理手法大致上為手術。如果能夠成功定位源頭,只需把源頭切除化驗便行。但如果不能成功定位,我們便可能要整個受影響的乳腺管切除(microdochectomy)。做法與乳腺管圖相似,醫生會在分泌物的出口插上一支幼如針的小管,之後注入藍色藥水,再在乳暈邊開切口,把染藍了的問題乳腺管切除,達致檢查及治療的目的。

下回乳癌警號三將會同大家探討另一個警號:乳房橙皮紋。再見。

馬國權醫生
香港乳癌及乳病治療中心
外科專科醫生

原文刊載於《直通車月刊》2018年1月號

乳癌警號二:血色分秘要小心

乳癌警號二:血色分秘要小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