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是壓死2D乳房X光造影的最後一根稻草?
傳統數十年以來,乳房X光造影有著皇者的領導地位,無非是技術既簡單且普及,多個不同國家數以十萬計的病人,實證它能有效偵測乳癌,減低死亡率,所以多國乳癌普查多以此為依歸。
但科技發展一日千里,一直源用數十年前的技術,一本通書看到老,不用多說大家亦感不妥。難道乳房X光造影發展毫無寸進?非也!這次給大家介紹一下乳房X光造影發展史,齊來看看誰是壓死2D乳房X光造影的最後一根稻草⋯⋯
2D乳房X光造影
傳統要看穿乳房?面有沒有問題,簡單的做法便是給它拍個穿透力強的照片,這偵照片便是乳房X光,情況便有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肺部X光,只是這次是乳房吧了。這張X光能給醫生很多資訊,例如有沒有不正常陰影、不正常的鈣化點等等。但將一個立體器官壓成平面的X光,醫生要準確把不妥當的地方定位,我們便需要有三個軸(X軸、Y軸及Z軸)的座標。因此一般乳房X光造影是需要拍兩個角度的,一個傾斜角度(MedioLateral Oblique view, MLO),一個鳥瞰角度(Cranial Caudal view, CC)。
數碼2D乳房X光造影
悠久以來,2D乳房X光造影所採用的底片是菲林片,就像傳統菲林相機一樣。現在菲林相機已經被淘汰,新生代可能從來未見過。就像當日數碼相機取締菲林相機,數碼2D乳房X光造影正正取締傳統菲林X光造影。好處是後製空間大,可以調光暗、調對比,感光範圍亦較大,我們正受惠於科技進步的成果,對於偵測乳癌更有把握。
2D乳房X光造影的局限
縱然有這些進步,但將立體的器官壓成平面去看,難免有其局限,其中最大的問題便是「重影」。由於不同層次的影像會疊在一起,有兩個問題會產生:1)假陰性(有問題的地方被前後組織遮蓋住,以至造影偵測不到有問題存在);2)假陽性(明明正常但影像重疊,誤以為出了問題)。兩個情況也是不理想的,一個錯失了及早診治的機會,一個便白白擔驚受怕。
如果醫生發現造影有不確定的地方,通常會召回病人覆照,例如Magnification view/spot compression view等等,希望加大些壓力、放大一些、不同角度等等去釐清事實。又或輔以其他方式(例如超聲波、磁力共振),去檢查清楚。
無論如何也好,當病人收到醫生/醫院電話要求覆照,三魂必定不見了七魄,以為這次死定了,原來很多時這些覆照源於技術的局限,情況並非想像般壞。
為了突破這種局限,醫學界近年發展出一種新技術-3D立體乳房X光造影。
何謂3D立體乳房X光造影?
隨著醫療科技大躍進,2011年推出了第一代的3D立體乳房造影(Tomosynthesis),它的原理是希望透過不同角度(正負7.5度)去觀察乳房(立體器官用回立體的方式去評估),這樣便可以分辨出不同層次的組織,情況有如一本書,醫生遂頁遂頁看,遂層遂層乳腺組織去檢查清楚,希望解決2D乳房X光造影的假陰性、假陽性問題。
第一代3D立體乳房X光造影的局限
第一代3D立體乳房X光造影未被大規模採用,源於兩大問題,第一是價錢,因為傳統2D乳房造影醫生只需評估四張X光片,但3D立體乳房造影動輒要評估幾十張片(1mm乳房組織一張片),撰寫報告的人力物力要求大大增加,成本自然很可觀。
第二是輻射量,因爲除了要照多角度之外,傳統2D的兩個角度(MLO,CC)也要照,所以輻射量大概為傳統乳房造影的兩倍。因爲它要照一套3D,之後再照一套2D。
再加上因為新技術的關係,自然缺乏大量數據支持,所以窒礙了它的迅速發展。
新皇者的誕生
時代的巨輪是無懼障礙的,有第一代3D立體乳房X光造影,自然有第二代。於2013年推出市場的第二代3D立體乳房X光造影,可謂新的皇者。因為它解決了輻射的問題,現在第二代的輻射量已經與傳統乳房造影相約。它已經不用再分照一套3D一套2D,系統已經進步到只照一套3D,就已經可以透過電腦後製,合成為2D片(C-View)。照多這麼多角度,但輻射量竟然差不多,這是一個驚人的進步。
除此之外,電腦合成(C-View)的後製2D片,比直接照的2D片更清晰,世上竟然可以發生這樣的事?其實也不難理解,情況有如手機HDR(high dynamic range)的相片般,影數張相片合成後的色域,比直接影一張相更好一樣。
實際成效方面,研究發現它可以減低翻照率(recall rate)達40%,同增加發現侵蝕性癌症率(invasive cancer detection rate)達41%,這實在是乳房造影的大躍進。
技術這麼優秀,所費自然不菲,3D比2D的成本高出大約一倍,取締2D乳房造影,價錢成為最後唯一的障礙。
壓死2D乳房X光造影的最後一根稻草
當天數碼乳房造影取締菲林乳房造影,情況就有如數碼相機取締菲林相機一樣。今天的3D立體乳房造影,就有如連手機也做到高速連拍,要捕捉笑容一刻,怎會比沒有連拍的手機差。假以時日,當技術普及化,成本降低之時,價錢將是壓死2D乳房X光造影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馬國權醫生
香港乳癌及乳病治療中心
外科專科醫生
原文刊載於《直通車月刊》2017年6月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