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勝乳癌心理難關

Posted by in 媒體報道

聞癌色變,若女士不幸患上乳癌,除了要刻服切除乳房的心理障礙外,更要面對漫長的輔助治療。香港大學名譽臨床助理教授、外科專科醫生馬國權表示,作為醫生會協助乳癌患者克服心理障礙,積極接受治療,以重投正常生活。

確診後經歷5心理階段

馬醫生指,證實患上乳癌後,患者一般會經歷5個心理階段。

1)不相信、不接受:會反問醫生「是否搞錯了」;
2)憤怒: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事,為什麼患癌的會是自己;
3)討價還價:會問可否改變生活上的壞習慣,以令癌症消失;
4)沮喪、抑鬱:擔心丈夫或男朋友會否嫌棄自己;
5)接受自己患上乳癌。

馬醫生表示,病人察覺身體有問題而求醫,其實已經知道自己身體出了問題,接納壞消息只是時間問題。作為醫生,他會跟病人做好期望管理,例如若屬乳癌初期,會向患者指出有幾多成機會治癒,並引用康復個案,鼓勵病人積極接受治療。

勿信「神醫」治療

手術把乳癌切除移離體外,為根治乳癌的唯一方法。但過程中難免要犧牲部份、甚或至全部乳房組織。馬醫生稱,以他日常經驗,約有15%病人會拒絕切除乳房,原因包括「先嘗試找神醫、喝能量水」等。這些常人看似不合理的方法,癌症患者卻會抱着一試無防的心態去做。馬醫生指出,不斷嘗試不同的非主流「治療」,其實會阻礙正規治療而令病情變差,治療是沒有捷徑的。

了解乳房重建限制

馬醫生表示,需要全乳切除的患者,除了怕自己接受不了外觀的變化外,更會憂慮另一半會否因而嫌棄自己。病人可以選擇即時或分階段重建乳房,以減低失去乳房的傷痛。患者應先向醫生了解不同方案的限制,例如重建的乳房會否與正常的有差異。醫生事前會向病人及其另一半講解,有需要會展示真實圖片加以說明,以免實際結果與期望存在落差。

家人4方面給予支持

抗癌路上,除了患者的堅持及努力,家人可做什麼予以支持?馬醫生有4個建議:

1)陪伴患者覆診。病人情緒會變得相當敏感,或因小事而胡思亂想。陪伴覆診,正是心靈上的最大支持。
2)讓患者充分知道家人最關心的,是她的身體健康,外觀只是非常次要的考慮。
3)分擔患者的家庭角色,例如照顧小朋友、做家務,令患者於這段困難時間安心治療。
4)經濟上的支持。因治療過程難免牽涉很多費用,免卻經濟上的考慮,能令患者無憂地選擇合適的治療。

原文刊載於2017年8月16日《ESDLif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