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癌警號一:乳房硬塊要小心

Posted by in Symptoms 病徵, 媒體報道

上回提及最佳的預防乳癌方法,為在未有病徵前作定期乳房檢查。但如果沒有定期檢查的習慣,我們便要多加留意乳癌的警號。第一大警號,非乳房硬塊莫屬⋯⋯

你可能唔知嘅乳癌五大病徵|改變一生的九分鐘|馬國權醫生

原來乳癌最常見的病徵(超過九成),為患者發現乳房有硬塊。話雖如此,讀者亦不必過份驚恐,誤以為所有硬塊也是乳癌。一般來說,常見導致乳房硬塊的診斷,可分為良性(如乳房纖維瘤、水囊)、中性(乳房葉狀瘤)和惡性(乳癌)。

如何分辨自己硬塊屬性?

要清楚知道確切診斷,當然是找醫生檢查清楚。但作為普羅大眾,最想得知的是如何分辨自己硬塊屬性,何時要及早求醫?何時可以不用太驚慌?原來也不是原全沒跡可尋。

在未了解腫塊屬性之前,我們得先了解一下各種病症的年齡分佈:

1)良性纖維瘤、乳腺增生:多見於年輕女性(三十歲以下),隨著年紀越來越大,機會越來越少。
2)水囊、中性的乳房葉狀瘤:頂峯年齡為中年(四、五十歲),年紀輕或長的兩端機會隨之下降。
3)乳癌:病發率由三十五歲開始上升,四十五歲開始形成第一個高峰,之後風險隨年紀日漸增加。

了解完年齡分佈,我們可以按照自己年齡粗略有個估算:

1)年紀輕(三十歲以下):硬塊多為良性,不用過份擔心。
2)年紀中等(三十至五十歲):硬塊可能性多樣化,可以是良性、中性、或惡性。
3)上年紀(五十歲以上):硬塊要小心,惡性機會不少。

當然以上只是按機會率的估算,不要誤以為百分百準確,因此我們還要留意其他因素。以下因素足以令醫生傾斜於某一診斷:

因素一:時間性

原來時間真的可以證明一切,硬塊時有時無、甚或至自動消失的,多指向良性病變。惡性病變通常也越來越大,變大速度則視乎腫瘤的生長特性。因此如果腫塊持續數月,甚至有越來越大的跡象,我們便要小心,及早求醫。

因素二:高危組別

究竟自己有沒有患乳癌的高危因素,亦是醫生關心的一環。例如自己過往有沒有乳癌、癌前病變的病歷?家族有沒有強烈的患癌病史,尤其乳癌、卵巢癌、前列腺癌及胰臟癌?有沒有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、荷爾蒙補充劑?即使同一病徵,如果有以上高危因素,便要多加留意。

因素三:腫塊的特性

我們常常聽到,如果腫塊硬、不能移動、外型不規則,便是惡性。相反如果腫塊軟、能移動、外型順滑,便是良性。某程度上以上論點是正確的,唯一盲點為早期惡性腫瘤,也可以感覺不太硬、能移動、外型順滑。所以正確的看法應為,如果腫塊有警號象徵(硬、不能移動、外型不規則),應盡快求醫。如果腫塊沒有警號象徵(軟、能移動、外型順滑),雖可放心一些,但也不應掉以輕心。

因素四:其他乳癌病徵

如果硬塊出現的同時,有其他乳癌病徵的存在,當然令人擔心一些。那乳癌除了硬塊之外,還有甚麼病徵呢?容我在此留下一些注腳,讓下回乳癌警號二再作分解。

馬國權醫生
香港乳癌及乳病治療中心
外科專科醫生

原文刊載於《直通車月刊》2017年10月號

馬國權醫生

馬國權醫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