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勝乳癌心理難關
聞癌色變,若女士不幸患上乳癌,除了要刻服切除乳房的心理障礙外,更要面對漫長的輔助治療。香港大學名譽臨床助理教授、外科專科醫生馬國權表示,作為醫生會協助乳癌患者克服心理障礙,積極接受治療,以重投正常生活。
聞癌色變,若女士不幸患上乳癌,除了要刻服切除乳房的心理障礙外,更要面對漫長的輔助治療。香港大學名譽臨床助理教授、外科專科醫生馬國權表示,作為醫生會協助乳癌患者克服心理障礙,積極接受治療,以重投正常生活。
當政府大力投放資源入大腸癌篩查,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問題正慢慢殺埋身-乳癌。香港十大癌症之中,頭三位分別為腸癌、肺癌及乳癌,但將焦點聚焦在女性身上,我們才意識到,原來乳癌才是女性的頭號殺手⋯⋯
乳癌病人經常討論的乳癌類型必然圍繞三陰性乳癌、HER2型乳癌,因為他們吸眼球,但原來大部分病友有嘅乳癌類型,卻是像甘草演員般被人遺忘的「管腔型乳癌」⋯⋯
香港女性的生理時鐘,彷彿撥慢了一點,只因我們每天都有營養豐富的食物,生活舒適,還有各式各樣的護膚品可用,所以很多女性外表都比實際年齡年輕。不過,生老病死是必經過程,踏入四十歲,無可避免外表與體能漸漸走下坡,最令女性憂慮的可說是更年期與乳癌,兩者皆隨歲數漸長而出現,不同的是前者避無可避,後者則有預防方法。如何優雅地老去,是人生下半場的一大學問,最重要還是保持身體健康,順利過度更年期,並積極做好防癌措施,才能由內至外活得自在。
傳統數十年以來,乳房X光造影有著皇者的領導地位,無非是技術既簡單且普及,多個不同國家數以十萬計的病人,實證它能有效偵測乳癌,減低死亡率,所以多國乳癌普查多以此為依歸。 但科技發展一日千里,一直源用數十年前的技術,一本通書看到老,不用多說大家亦感不妥。難道乳房X光造影發展毫無寸進?非也!這次給大家介紹一下乳房X光造影發展史,齊來看看誰是壓死2D乳房X光造影的最後一根稻草⋯⋯